許多愛書人,對數字閱讀有種與生俱來的排斥。不管別人如何熱衷,自己一點都不想嘗試,我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哪天不讀書便無比汗顏,但從來不閱讀網絡文學,也不會通過“微信讀書”等平臺進行數字閱讀。
今年夏天,突然有一天,因眼睛受傷,只能閉著雙眼躺在床上休息。什么都不能干,自然更沒辦法讀書。實在無聊,家人幫我在手機上打開“喜馬拉雅FM”,我開始聽書。盡管朗讀者的聲音并不悅耳動聽,語速也極其緩慢,一小時聽不了多少內容,但總算讓那兩天不再煎熬。
后來,偶爾也會在“微信讀書”上讀一會兒,或者在跑步時聽別人朗讀。一個意外的驚喜是,有時在書店短時間內無法買到的紙質書,反而能夠在“微信讀書”上看到。比如,今年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他的作品在實體書店、網絡書店都是斷貨狀態,卻可以在“微信讀書”上看電子版。
如果你熱愛讀紙質書,把它當做生活的一部分,想徹底改變是很難的。直到現在,我依然沒有養成數字閱讀的習慣??偢杏X平臺上的好書太少、新書太少,而且與讀紙書相比,閱讀體驗迥然不同,無法潛下心來看下去。雖然并不熱愛,但至少認同這種閱讀方式。
國內多個調查表明,數字閱讀率持續上升。以致有些人認為,數字閱讀取代紙質閱讀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對此,我不敢茍同。在我看來,兩者會相互借鑒,彼此都會發展得更好。一方面,隨著新技術的進步,數字閱讀將會開創更多可能;另一方面,新技術也會賦予紙質圖書更美好未來。目前,我們通過掃描紙質書所附帶的二維碼,已經可以在手機上收聽音頻。有的紙質書,通過掃描書中的圖片,甚至可以收看長時間的視頻。
紙質閱讀與數字閱讀,兩者沒有孰優孰劣,并不是誰取代誰的競爭關系,各為我們的閱讀帶來樂趣。這個世界從來不是單一的,正因為有多重選擇,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利更舒適。相信,在未來,紙質圖書的擁躉者,可能會更多嘗試數字閱讀。而紙質圖書,也會給大家帶來更多驚喜。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