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合上《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書稿的最后一頁,有一種酣暢淋漓、欲罷不能的感覺。仰首浮想,仿佛在遼闊云天之下,若爾蓋草原之上,傾聽一個奇女子和她的閨蜜講述著誘人的故事。……當然這是我的想象,其實她們遙隔著千里,各自執筆而相互默契,完成了這部“心有靈犀”的奇妙之書。這樣的書稿正是我夢寐以求的!
說起《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的策劃和出版,也是有一段“故事”的。2019年5月經一位朋友推薦,我讀了安徽少兒社出版的《重返狼群》,頓時有一種“相見恨晚”之感,而且覺得少兒版讀起來還不過癮,又把果麥出的成人版《重返狼群》找來再睹為快。
李微漪的《重返狼群》,太讓我震撼了!她救狼育狼野化狼,并使其重返狼群,這故事太傳奇了!簡直不敢想象,一個都市成長的女孩,竟能做出比電影“與狼共舞”更為驚天動地的事來。讀了一遍又讀一遍,連讀了三遍,破了我閱讀史的紀錄。好幾次讀著讀著,禁不住流下了眼淚,而且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感悟。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就這樣沉浸在李微漪和格林的世界里。
古人說:“讀其書,想見其人?!钡湃怂^“想見”是指“推想”。而我讀李微漪的書,真的是想見識她,向她表示我的敬意。通過安少社副社長的關系,我加了李微漪的微信,此后我們就經常在微信上交流。我向微漪請教草原狼生存掠食的各種問題,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給我做科普,讓我獲益匪淺。
2020年5月,微漪告訴我,她要帶爸爸媽媽來江西旅游。我喜出望外,終于可以見到自己的偶像了。我幫她做了一個7天的旅游線路,并派專人帶車去上饒接機,全程做好服務。當他們一路游覽到達景德鎮時,我從南昌趕過去見面。初會微漪,有種驚艷的感覺,明眸皓齒,秀麗端莊,一米七的個子,氣場強大。一看就是干大事的奇女子。我們一見如故,很談得來。她爸爸媽媽都是老干部,儒雅可親。我向二老敬酒時說:“你們培養了一個了不起的女兒!”他們謙和地說:“還好吧,她也很普通?!?/span>
那時微漪剛做好10集紀錄片《重返狼群》,她特意帶來了,當我和著名作家胡平一起看這紀錄片時,都非常震撼,感佩不已。微漪和她父母旅游行程即將結束,我在南昌宴請他們,暢銷書作家、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黎隆武也特地趕來,對微漪表示敬意和贊賞,并熱誠地舉杯為她和父母餞行。
李微漪這次江西之行,使我萌發了一個念頭:“重返狼群”這個題材可否再深入挖掘,做出一部新的篇章來?然而,李微漪已撰寫、出版了近百萬字的兩部《重返狼群》,又該從何處入手、去發現并深挖可供創作的資源呢?再次閱讀微漪的書之后,我琢磨出一些未解之“謎”: 李微漪與格林狼的相遇和情緣,是純出于偶然嗎?為什么是她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做出如此“膽大妄為”的奇事?她是否是天生“異稟”?她是如何成長的?她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她的?“狼爸”亦風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和微漪又怎么成了“靈魂知己”?……我想,這些“謎”也是微漪的眾多粉絲很想知道的吧。
隨后我又想到,撰寫這樣一部新書,除了微漪自己,若再請一位作者,“第三只眼”看微漪,或許是不錯的選擇。我把這個想法與微漪交流,她也很認可。我理想中的作者最好是女性,這樣和微漪交流起來更為順暢,當然文筆也一定要好;還有最關鍵的一條,對微漪的傳奇經歷有高度興趣,有共情之感,有創作沖動。做出版的都知道,有了好選題,找對了作者,就成功了一大半??蛇@樣的作者何處能覓?一段時間我苦思冥想而沒有頭緒。
一次去北京出差,見到中華讀書報記者紅娟,她送我一本她寫的傳記文學《早些歸來早些眠》,是寫抗戰時戰地攝影記者方大曾和央視紀錄片導演馮雪松兩代人的故事。我在回南昌的飛機上一口氣讀完,書寫得真好,文筆細膩,娓娓道來,故事情節讓人蕩氣回腸;而且讀的時候就油然而生“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的喜悅。一下飛機我就給紅娟打電話,大贊她的寫作才華,說她今后一定可以成為暢銷書作家;接著問她:“能不能幫我寫李微漪?”我把李微漪的創奇故事大概地講給她聽,一下子就打動了她。她說可以考慮呵。幾天后,她看完《重返狼群》,打電話給我,激動地說:“微漪太偉大了!這本書不要稿費我也給你寫!”我大喜過望,讓她與微漪互加微信,彼此先交流起來。誰知她跟微漪通了幾次電話,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閨蜜。微漪對她敞開了心扉,紅娟也由此走進了微漪的傳奇世界。
紅娟在中華讀書報曾經寫過幾百篇名人專訪,寫人物是她駕輕就熟的拿手好戲。隨后經過磋商、斟酌,定下了雙線結構、復調呈現的書寫模式。雙俠上場,各試鋒芒,微漪和紅娟以她們各自最擅長的文字風格縱筆而撰。關于書名,起先取了幾個都不太理想,最后還是微漪一錘定音:就叫《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吧。這書名既樸實又誘人,大家一致叫好。后來,紅娟特地去成都,造訪了微漪和她的父母,還結識了有點神秘的“狼爸”亦風。紅娟除了跟微漪促膝傾談,還從她父母和亦風那里“挖”到了不少妙材好料。而紅娟和微漪遙隔千里,彼此隔空對話切磋,那就更不知其數了。她倆精心結撰,數易其稿,以求臻善,在整個創作過程中都付出了很多。
海南出版社社長王景霞對這本書高度重視,把它列入社長工程,親自擔任責任編輯。她用一個通宵看完《重返狼群》十周年紀念版紀錄片,感動得熱淚盈眶,號召全社員工都要看,從中接受教育;并要求我們以《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出版為契機,把這個IP做強做大,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關于《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若用最簡潔的話來概括,可以說這是一本“腦補”“腦醒” “腦思”之書。所謂“腦補”,就是讓讀者從中獲得不少科普知識——關于狼以及別的野生動物,裨于人們糾正種種無知和偏見。而“腦醒”則是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地球上已有多少物種被滅絕或面臨著瀕危,大自然生態環境正遭受著威脅和毀壞,從而樹立起理性的危機意識?!澳X思”就是進而反省和思考,作為人類的一分子,理念和行為上規約自己,善待生靈,珍愛自然,自覺地保護人類與萬物的共同家園,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責無旁貸的。
除了知識的增益,心靈的洗禮之外,兩位作者曼妙的文字,或詩意唯美,給人以美的享受,或靈動諧趣,予人以閱讀的愉悅。好書就該是這樣的,故事好,含義深,再加上“秀色可餐”的文字,怎不令人傾心喜愛呢!
對我來說,做這本書可以說是再續“狼緣”。早在1986年,我籌劃創辦《大灰狼畫報》,隨即質疑、反對一片嘩然,指責的理由是:從古代寓言“東郭先生和狼”,外國童話里的“狼外婆”,乃至“打不盡豺狼決不下戰場”……狼早已成為兇惡的化身,大壞蛋的典型了。有人還諄諄教導說:畫報若以狼為名,是要犯錯誤的!然而,當時我絲毫沒有退縮,獨排眾議,據理力爭,堅持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對“狼”予以重新認識和定位。經過反復論證,凝聚共識,《大灰狼畫報》最終獲得了“準生證”,并很快得以問世?!洞蠡依钱媹蟆犯Τ?,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和追捧;首都十多家媒體載文予以肯定,稱創辦《大灰狼畫報》體現了“文化創新意識”;此后《大灰狼畫報》曾十數次榮獲各類獎項。因此有人笑稱:君為“狼”狂。如今策劃、出版《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也算是再“狂”一次吧。當然,現在不會遭受三十多年前那樣的反對和壓力了。不過,當下以“狼”為題材的圖書,是立足于更高的層面,即人與自然、人與野生動物如何相處,以及自然生態如何珍惜和保護這樣的層面上了。
《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付梓在即,我對此書在讀者中暢行充滿著信心,《重返狼群》的百萬粉絲群正是這本書的擁躉。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加盟海南出版社少兒分社的成名作。
(作者簡介:張秋林,海南出版社顧問、少兒分社社長,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創始人,擔任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社長近三十年,將該社打造成國內品牌強社,少兒圖書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榮膺“中國十大出版人物”。)
海南出版社 © 2011 www.cine60ny.com - 瓊ICP備12001459號-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瓊)字005號) 技術支持:海南布谷